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藥用植物庫 > 正文
水東哥(藥用植物)
收藏
0
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(wǎng)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(nèi)容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 。

【別 名】白飯樹、米花樹、水枇杷、山枇杷。 【識別特征】灌木或小喬木。小枝被爪甲狀鱗片或鉆狀刺毛。葉 紙 質(zhì)或薄革質(zhì),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,頂端短漸尖至尾狀漸尖,基部 楔形,具刺狀鋸齒,兩面中、側(cè)脈具鉆狀刺毛或爪甲狀鱗片;葉柄具 鉆狀刺毛。花 花序聚傘式,1~4枚簇…

植物名水東哥

學名Saurauia tristyla DC.

別名水枇杷、白飯木、白飯果、白飯果、鼻涕果、河口水東哥

植物界

被子植物門

雙子葉植物綱

亞綱原始花被亞綱

側(cè)膜胎座目

獼猴桃科

水東哥屬

水東哥

植物形態(tài)

灌木或小喬木,高3-6米,稀達12米;小枝無毛或被絨毛,被爪甲狀鱗片或鉆狀刺毛。葉紙質(zhì)或薄革質(zhì),倒卵狀橢圓形、倒卵形、長卵形、稀闊橢圓形,長10-28厘米,寬4-11厘米,頂端短漸尖至尾狀漸尖,基部楔形,稀鈍,葉緣具刺狀鋸齒,稀為細鋸齒,側(cè)脈8-20對,兩面中、側(cè)脈具鉆狀刺毛或爪甲狀鱗片,腹面?zhèn)让}內(nèi)具1-3行偃伏刺毛或無;葉柄具鉆狀刺毛,有絨毛或否?;ㄐ蚓蹅闶?,1-4枚簇生于葉腋或老枝落葉葉腋,被毛和鱗片,長1-5厘米,分枝處具苞片2-3枚,苞片卵形,花柄基部具2枚近對生小苞片;小苞片披針形或卵形,長1-5毫米; 花粉紅色或白色,小,直徑7-16毫米;萼片闊卵形或橢圓形,長3-4毫米;花瓣卵形,長8毫米,頂部反卷;雄蕊25-34枚;子房卵形或球形,無毛,花柱3-4,稀5,中部以下合生。果球形,白色,綠色或淡黃色,直徑6-10毫米。(《中國植物志》) 


生境分布

產(chǎn)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。生于丘陵、低山山地林下和灌叢中。(《中國植物志》)


主要價植

廣西玉林地區(qū)民間用根、葉入藥,有清熱解毒、涼血作用,治無名腫毒、眼翳;根皮煲瘦豬肉內(nèi)服治遺精。葉可作豬飼料。(《中國植物志》)

原標題:水東哥
詞條標簽:水東哥

  • 植物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
  •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
  •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