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特色療法頻道 > > 推拿 > 正文

三陰交穴→治腸鳴腹脹

來源:發(fā)布時間:2015/2/10
導讀:【名解】三陰,足三陰經也;交,交會也。該穴名意指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,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,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,三條陰經氣血交會于此,故名。 【精確定位】在小腿內側,當足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緣后方。 【簡易取穴】位于小腿內側,手四指并攏,小指下緣靠內踝尖上,…
 

【名解】三陰,足三陰經也;交,交會也。該穴名意指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,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,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,三條陰經氣血交會于此,故名。

【精確定位】在小腿內側,當足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緣后方。

【簡易取穴】位于小腿內側,手四指并攏,小指下緣靠內踝尖上,食指上緣所在水平線與脛骨后緣相交點處即是。

【功效主治】調經血,益肝腎,健脾胃。適用于腸鳴腹脹,泄瀉,月經不調,帶下,陰挺,不孕,滯產,遺精,陽痿,遺尿,疝氣,失眠,下肢痿痹,腳氣。

【配伍治病】配足三里治腸鳴泄瀉;配中極治月經不調;配子宮治療陰挺;配大敦治疝氣;配內關、神門治失眠。

【按摩手法】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壓本穴,每次13分鐘,每天堅持按摩,能有效防治失眠、神經衰弱,有助于調補肝、脾、腎三經氣血,遠離婦科炎癥。

 

本站聲明: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聲明,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

 

 

 

 

詳情請關注微信號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

 

 

說兩句吧

網友評論

驗證碼 看不清,換張圖片?

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

 
健康養(yǎng)生大數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