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母嬰頻道 > 產后 > 疾病護理 > 產后惡露不盡 > 正文

產后惡露不下的病因與預防

來源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發(fā)布時間:2017/1/5
導讀:胎兒娩出后,惡露應自然排出體外,如果停滯不下,或下之甚少,稱為產后惡露不下。產后惡露不下,可引起血暈、腹痛、發(fā)熱,甚至更為嚴重的癥狀,應及時調治。



胎兒娩出后,惡露應自然排出體外,如果停滯不下,或下之甚少,稱為產后惡露不下。產后惡露不下,可引起血暈、腹痛、發(fā)熱,甚至更為嚴重的癥狀,應及時調治。

病因

(1) 血虛  產婦素體脾虛,化源不足,復因產時失血過多,無余可下。

(2) 氣滯  產后情志不暢,肝氣郁結,疏泄不利,氣機不暢,血行受礙,滯于胞中。

(3) 血瘀  臨產受寒,寒邪入侵,與血相凝引起的惡露不下;或分娩時離經之血未及時排出,遂為瘀血,結于胞中。

癥狀

本病可以分成三種類型,癥狀如下:

(1) 血虛  產后惡露量少或不下,色淡。頭暈耳鳴,心悸,氣短,神疲,面色蒼白,舌淡白,脈虛細。

(2) 氣滯  產婦精神憂郁,食欲不振,胸脅脹滿,小腹脹甚于痛,排血時下時止,色正常。

(3) 血瘀 產后惡露不下或甚少,色紫黯,小腹疼痛拒按,痛處有塊,舌紫黯,脈澀。


預防

(1) 注意觀察惡露的性狀:若惡露始終是紅色,或紫紅色,有較多瘀血塊,應引起注意。

(2) 若分娩時產婦感受寒邪、過食生冷引起惡露被寒所凝滯,引發(fā)下腹疼痛,按之更甚,痛處可觸及腫塊,惡露極少的癥狀,可采用按摩法:產婦取半坐臥式,用手心從心下揉至臍,在臍部輕輕揉按數遍,再從臍向下按摩至恥骨聯(lián)合上緣,再揉按數遍,如此反復按摩1015次,每天2次。

(3) 臥室應注意保暖,防止風寒外襲。

(4) 產婦要保持精神愉快,避免各種影響情志的因素。


 

本站聲明: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聲明,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

 

 

 

 

詳情請關注微信號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

 

 

說兩句吧

網友評論

驗證碼 看不清,換張圖片?

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