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醫(yī)養(yǎng)生頻道 > 膳食養(yǎng)生 > 正文

獨活人參酒

來源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發(fā)布時間:2015/2/12
導讀:【配方】獨活45克、白蘚皮15克、羌活30克、人參20克 【制用法】將獨活、羌活分別去蘆頭。上四味,搗為粗末,每用10克藥末,同水7份、酒3份,煎至7份,去渣溫服,不拘時候。 【功效】祛風解痙,補虛清熱。 【主治】產后痛風,體熱頭痛,困乏多汗。 【來源】《太平圣惠方》。 ※…


【配方】獨活45克、白蘚皮15克、羌活30克、人參20

【制用法】將獨活、羌活分別去蘆頭。上四味,搗為粗末,每用10克藥末,同水7份、酒3份,煎至7份,去渣溫服,不拘時候。

【功效】祛風解痙,補虛清熱。

【主治】產后痛風,體熱頭痛,困乏多汗。

【來源】《太平圣惠方》。

 

※小知識※

白蘚皮為蕓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蘚的皮,苦、寒。歸肺經(jīng)。有清熱燥濕,解毒止癢的功效。白蘚皮呈卷筒狀,表面類白有側根,斷面層狀小白晶,清熱解毒祛風濕。

植物形態(tài):白鮮(《本經(jīng)》),又名:白蘚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,白膻、白羊鮮(陶弘景),金雀兒椒(《日華子本草》),地羊膻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八圭牛、野花椒、八股牛。

多年生草本,全株有特異的刺激味。根木質化,數(shù)條叢生,外皮淡黃白色。莖直立,高5065厘米。單數(shù)羽狀復葉互生;有葉柄;葉軸有狹翼,小葉通常911片,無柄,卵形至長圓狀橢圓形,長3.59厘米,寬24厘米,先端銳尖,邊緣具細鋸齒,表面密布腺點,葉兩面沿脈有柔毛,尤以背面較多,至果期脫落,近光滑。總狀花序;花軸及花梗混生白色柔毛及黑色腺毛;花梗基部有線狀苞片1枚;花淡紅色而有紫紅色線條;萼片5,長約花瓣的1/5;花瓣5,倒披針形或長圓形,基部漸細呈柄狀;雄蕊10;子房5室。蒴果,密被腺毛,成熟時5裂,每瓣片先端有一針尖。種子23枚,黑色,近圓形?;ㄆ?/span>45月。果期56月。生于山坡及叢林中。分布東北、河北、山東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蘇、江西、四川、貴州、陜西、甘肅、內蒙古等地。 

 

本站聲明: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聲明,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

 

 

 

 

詳情請關注微信號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

 

 

原標題:獨活人參酒
上一篇:寄生黑豆酒下一篇:毛雞酒
說兩句吧

網(wǎng)友評論

驗證碼 看不清,換張圖片?

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

 
健康養(yǎng)生大數(shù)據(j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