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中藥材庫 > 正文
閉鞘姜(中藥材)
收藏
0
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(wǎng)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容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載。

【別 名】樟柳頭、廣東商陸、姜商陸。 【識別特征】多年生草本。頂部分枝常旋卷。葉 螺旋排 列,葉片披針形,葉背密被絹毛,葉鞘封閉?;?穗狀花序 頂生,苞片排成球果狀,卵形,紅色,花冠白色。果 蒴果 稍木質,紅色。 【生長環(huán)境】生于水溝邊、山谷陰濕地或草叢等處。 【藥 用】根莖。辛、酸,微寒。有小毒。行水消腫, 解毒止癢。

  • 中藥名稱閉鞘姜

  • 中藥學名(拉丁名)COSTI SPECIOSI RHIZOMA

  • 別 名

  • 所屬功效類利水滲濕藥

  • 姜科

  • 分布區(qū)域、

來源

本品為姜科植物閉鞘姜Costus speciosus (J. K?nig) Sm.的根莖。(《廣西瑤藥質量標準第二卷》)

入藥部位

根及根莖

采收加工

全年可采,以秋、冬二季為宜。除去須根、泥沙等雜質,鮮用或干燥;或趁鮮切片,干燥。(《廣西瑤藥質量標準第二卷》)

藥材性狀

本品呈扁圓柱形,多彎曲或不規(guī)則扭曲,直徑1|~3cm。表面淺棕色至深褐色,具縱皺紋,環(huán)節(jié)稀疏不明顯,可見殘留的莖痕、須根或葉殘基。質堅實,斷面淺黃棕色,纖維性。切片呈類圓形或不規(guī)則,外表皮淺棕色至深褐色,具縱皺紋,有時可見殘留的須根或葉殘基,切面淺黃棕色,可見較多的縱向纖維,有的呈毛狀。氣微香、特異,味辛。(《廣西瑤藥質量標準第二卷》)

性味歸經(jīng)

辛、苦,平。有小毒。歸胃、大腸經(jīng)。(《廣西瑤藥質量標準第二卷》)

藥材功效

利水消腫,清熱解毒。(《廣西瑤藥質量標準第二卷》)

藥材主治

用于百日咳,腎炎水腫,尿路感染,蕁麻疹,無名腫毒。(《廣西瑤藥質量標準第二卷》)

用法用量

3~15g。外用適量,煎水洗,或鮮品搗敷,或搗汁滴耳。(《廣西瑤藥質量標準第二卷》)

貯藏保存

置陰涼干燥處。(《廣西瑤藥質量標準第二卷》)

中藥炮制

洗凈,切片,干燥。(《廣西瑤藥質量標準第二卷》)

道地性

非道地

原標題:閉鞘姜
詞條標簽:

  • 來源來源
  •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
  •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
  •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
  • 性味歸經(jīng)性味歸經(jīng)
  •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
  •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
  •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
  •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
  •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
  • 道地性道地性